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学习 成语学习

暗度陈仓成语典故是什么-暗度陈仓意思和典故

tamoadmin 2024-10-11 人已围观

简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典故如下:公元前二O六年初,刘邦率领十万起义军逼向秦都咸阳。秦王子婴投降,秦王朝就此灭亡。项羽见刘邦先入咸阳,非常不满,在刘邦大军退去后,率领四十万大军进入咸阳。他依仗兵多将广,自封西楚霸王,而将刘邦封为管辖偏僻的巴蜀、汉中地区(今四川和陕西南部)的汉王。与此同时,把富庶的关中地区分封给三个投降的秦将,以阻止刘邦重进关中。刘邦因自己的兵力抵不过项羽,只好接受封号,前去自己的都城南郑

暗度陈仓成语典故是什么-暗度陈仓意思和典故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典故如下:

公元前二O六年初,刘邦率领十万起义军逼向秦都咸阳。秦王子婴投降,秦王朝就此灭亡。项羽见刘邦先入咸阳,非常不满,在刘邦大军退去后,率领四十万大军进入咸阳。

他依仗兵多将广,自封西楚霸王,而将刘邦封为管辖偏僻的巴蜀、汉中地区(今四川和陕西南部)的汉王。与此同时,把富庶的关中地区分封给三个投降的秦将,以阻止刘邦重进关中。刘邦因自己的兵力抵不过项羽,只好接受封号,前去自己的都城南郑(今属陕西)。

途中谋士张良向他建议,为了防止诸侯军的偷袭和麻痹项羽,把走过的几百里栈道全部烧掉,以表示不再回到关中。刘邦照张良的话做了,项羽果然安下心来。同年八月,刘邦抓住有人起兵反对项羽的机会,出兵进关。

他采取大将韩信的计谋,派出几百名军士去修复栈道,装出要通过栈道进击的样子。把守关中的秦降将章邯得知消息后,冷笑说:“当初刘邦烧了栈道,结果反而阻碍自己进关。

现在只派几百人去修复,不知修到何年何月哩!其实,明里修栈道是为了迷惑对方,暗里进兵陈仓才是真正的目的。韩信在派人修栈道的同时,亲自率领大军、从故道迅速进到陈仓,攻下了这座城池。

章邯得知陈仓失守,大惊失色,急忙领兵去救,但已经来不及了。韩信乘胜东进、关中百姓纷纷响应。后来,汉军终于重新进入咸阳,为战胜项羽、建立汉王朝奠定了基础。

成语寓意

兵不厌诈,以假乱真是军事对决中常用的计谋。暗渡陈仓的智慧点就在于表面上看起来是在做一件事,实际上自己却暗中在做另一件事。然而暗渡陈仓的成功率虽然较大,但却要花费多倍的努力,只有不让对手看出破绽,才能顺理成章以假乱真地实现自己的企图。

用假象来掩盖自己的真实想法,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成语告诉人们,声东击西、出奇制胜,在时机未成熟时,有时暗中行动,比明枪明火的与竞争对手交火更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只是个传说!韩信之计早被识破,章邯坐等上钩!

成语:

暗渡陈仓

拼音:

[?n d? ch?n cāng]

解释:

指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比喻暗中进行活动。

出处:

《暗度陈仓》选自《三十六计》

举例造句:

莫非他心里有这段姻缘,自己不好开口,却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成语典故:

由于秦朝暴政,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反秦。九月,刘邦在沛县主吏萧何和狱椽曹参等人的拥戴下聚众响应起义,称沛公,不久刘邦投奔项梁。当项羽率领起义军和秦军的主力在巨鹿决战时,刘邦却受楚怀王的派遣,带领起义队伍向关中挺进。汉王元年(前206)十月,刘邦的军队进抵霸上。秦王子婴投降,秦朝灭亡。

后来项羽也攻进了咸阳城。听说刘邦已定关中,项羽大怒,他凭借自己的强大势力,自称为西楚霸王,而封刘邦为汉中王。项羽担心一旦刘邦到了汉中,会暗中培养实力,跟自己作对,所以就把他软禁在咸阳城。不过,项羽却中了刘邦的.谋士所设下的圈套,答应让刘邦离开咸阳城。

这天,刘邦带着手下启程赶往汉中。一路上,车队马不停蹄不敢稍作停留,因为他们怕项羽一时反悔,派军队追上来。汉中的边境地势险峻,主要的通道是由木头架成的,叫做栈道。这时谋士张良向刘邦献计:?主公,我们走过栈道后,就把它烧毁,这样不但可以防范追兵,还可以表明您将永远不离开汉中的决心。?刘邦欣然采纳:?好,就这么办吧!?于是下令焚毁栈道。

刘邦不甘心亡秦的胜利果实被项羽独占,到达汉中后,他励精图治,知人善任,注意纳谏,能充分发挥部下的才能,在几位大臣的辅佐下,力量逐渐强大。心想:?和项羽决一胜负的时机终于到了。?于是刘邦率军东出,发动了长达4年的楚汉战争。刘邦采取谋士韩信的计策,在出兵前,下令士兵修筑被烧毁的栈道。项羽的密探发现了这一情况,急忙向项羽汇报。

项羽听后哈哈大笑,说:?刘邦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当年火烧栈道,现在又要重修,谈何容易!等他修好了,我早已统一天下了。?项羽根本不把刘邦放在眼里,他下令:?调集人员、马匹,准备粮草、军械,出兵攻打齐国。?

没想到,刘邦表面上修筑栈道,实际上是为了扰乱项羽的耳目。他暗中却由陈仓出兵,攻打项羽的领地。由于项羽的守军毫无准备,所以被汉军打得措手不及,节节败退。

刘邦乘胜追击,一步步占据项羽的领地。汉王五年(公元前202年),刘邦的大军把项羽军队围困在垓下(今安徽灵壁县东南),项羽兵缺粮少。夜里,项羽忽然听到从围在四面的汉军中传来楚国的歌声,项羽大惊,失声问道:?莫非汉军已经全部占据了楚地?这就样,军心大溃,项羽率800兵将突围而出,最后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于乌江边。

四年的楚汉战争结束,从此刘邦取得天下,统一了中国。

懂点儿中国历史知识的人大略都知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个成语典故。这个成语典故讲的是韩信为刘邦谋划了一个“声东击西”的计策,成功地骗过了项羽和章邯,最终平定三秦,重夺关中地区的事儿。不过我翻遍《史记》《汉书》与《资治通鉴》,并未在其中找到“明修栈道”的史料记载,只有韩信教刘邦兵出陈仓的记载。《史记·高祖本纪》写到:“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还走;止战好畤,又复败,走废丘。汉王遂定雍地。”那么,韩信教刘邦兵出陈仓的一个独立军事行动如何演变成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高明计策,我目前没有考究出个所以然。不过根据其他人的一些说法,是后人在戏曲和小说中为了增加艺术效果而作的“锦上添花”,其演变的大致时间是在元明两朝时期。

虽然“明修栈道”之事完全可能不存在,但是我们还是约定成俗地假设此事发生过,那么韩信再让刘邦兵出陈仓的计谋高明吗?如果单看《史记·高祖本纪》的记载,这个计谋是很高明的,成功地骗过了章邯。不过《史记·高祖本纪》一笔掩盖过了一些史料记载,如果当你了解到了这些被掩盖的史料,你就会知道韩信的计谋早就被章邯识破了,一点都不高明。这些被掩盖的史料被司马迁记载在《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须昌》中。

《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须昌》写到:“ 以谒者汉王元年初起汉中,雍军塞陈,谒上,上计欲还。衍言从他道,道通。后为河间守,陈狶反,诛都尉相如,功侯,千四百户。二十一年二月己酉,贞侯赵衍元年。 ”从此记载中我们可以得知韩信让刘邦兵出陈仓的计谋并未瞒过章邯,章邯早就派重兵驻扎在陈仓以逸待劳了,即“ 雍军塞陈 ”。章邯作为老秦人,对韩信要出击的线路门儿清。所以当刘邦发现章邯派重兵把守陈仓之后就准备撤军,因为通过正面的硬碰硬,刘邦没有信心能够击败章邯。毕竟章邯在没有败给项羽前,有着“击破周章军而走,遂杀章曹阳。杀陈胜城父,破项梁定陶,灭魏咎临济。”的辉煌战绩。项羽能战胜的对手并不代表刘邦能够同样战胜。就在刘邦打退堂鼓的时候,一个叫赵衍的人站了出来。他给刘邦指出了另外一条小道,即“ 衍言从他道 ”。赵衍指出的这条小道是条什么道,我无法考证出来。但通过史料至少知道这条小道章邯或许不知道,或许知道但并未上心,总之没有派兵把守,所以史料记载“ 道通 ”。那么这条小道通往哪里,我也不得而知。不过通过《史记·高祖本纪》的记载,这条道应该还是通往陈仓。但是根据“袭雍王章邯”中太史公所用的“ 袭 ”字,可以推测出这条小道应该是通往章邯大军驻扎地的后面或侧面。由于章邯大军一直聚精会神地等待着刘邦发起正面进攻,完全没有想到刘邦大军会出现在自己的侧面或者后面,所以当刘邦大军兵从天降之时,章邯大军顿时乱成了一锅粥,刘邦奇袭得手,大败章邯而占领了陈仓,打通了入关的通道。这个赵衍后来还因为其他功劳,被刘邦封为了须昌侯。 如果没有赵衍为刘邦“指点迷津”,韩信的计谋纯属“”。

所以,“暗度陈仓”的完整版应该是《史记·高祖本纪》的内容加上《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的内容。那么重新梳理后的“暗度陈仓”的原貌应该如下:

刘邦听从韩信兵出陈仓的计谋“从故道还”,这里的“故道”即陈仓古道。但是因为章邯早有准备,刘邦认为自己不一定能战胜章邯所以准备打道回府。就在此时,一个叫赵衍的人给刘邦指出了另外一条小道,这条小道可以直通章邯大军的侧面或者后面。刘邦依赵衍的指点兵出小道,神兵天降。章邯因为完全没想到刘邦会来这么一出,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刘邦偷袭得手,自己惨遭痛击,故“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 因此,所谓“暗度”的目标,乃是指赵衍指出的小道也,而并非陈仓也。

历史就是如此吊诡,刘邦有了赵衍才能鱼入大海,鹰击长空。但是功劳和荣誉却被后人送给了韩信。我们能记住影响历史进程的大人物,却常忘记不经意就改变了历史的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