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口诀 成语口诀

取尽成语-取尽二八是此河打一生肖吗

tamoadmin 2024-10-21 人已围观

简介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是3d13期首奖诗。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脂膏是此河。诗人用故设悬疑的手法反映了中晚唐之际的社会现实,揭露了唐朝中央政府对东南四十三州百姓疯狂盘剥的情况。尽道隋亡为此河此河指什么河(1)“此河”是指京杭大运河。 (2)隋朝的灭亡原因是众多原因合在一起的,不能说只是一条运河的原因!但挖运河与隋朝灭亡是有一定原因的! 隋朝灭亡的原因:隋末隋炀帝

取尽成语-取尽二八是此河打一生肖吗

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是3d13期首奖诗。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脂膏是此河。诗人用故设悬疑的手法反映了中晚唐之际的社会现实,揭露了唐朝中央政府对东南四十三州百姓疯狂盘剥的情况。

尽道隋亡为此河此河指什么河

(1)“此河”是指京杭大运河。 (2)隋朝的灭亡原因是众多原因合在一起的,不能说只是一条运河的原因!但挖运河与隋朝灭亡是有一定原因的! 隋朝灭亡的原因:隋末隋炀帝统治期间,劳役不息,天下于役,导致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隋朝也随之很快灭亡。但是,历史上有很多类似隋朝的大一统王朝,如汉、唐、宋等,在王朝末期也经历了隋末的残酷腐朽统治,但是大都能够依靠惯性苟延残喘很长时间。隋朝一度海内一统,繁荣昌盛,却"其兴也忽焉,其亡也忽焉",原因何在? 回顾历史,隋末,天下地主武装纷纷起兵造反,而以李唐政权为根据地的关中地区最多,关中地区集中了大量的地主阶级上层人物,在地方上势力强大,在社会上声望卓著,在政治上能量很强。李渊在《授三秦豪杰等官教》一文写到,"义旗济河,关中响应,辕门辐凑,赴者如归。五陵豪杰,三辅冠盖,公卿将相之绪馀,侠少良家之子弟,从吾投刺,咸畏后时,扼腕连镳,争求立效"。说明了关中豪强的数量、质量很高,势力强大,在受到朝廷的压迫后,反心尤盛。所以,在统治集团变乱时期,这些豪强,借机起事,纷纷而起。 再看江淮到岭南地区,这些地方原来都是南朝的统治地区,有众多支持南朝的豪强地主,隋朝建立之后,它们大都成为隋朝的异己力量。所以,后来在南方地区爆发了大规模武装反抗隋朝的叛乱,其时,陈之故境,大抵皆反。隋文帝虽然平定了这次大,但是采取的是镇压和妥协结合的方式,很多叛乱头领后来成为了州郡的刺史、县令,所以这股强大的势力并没有被根除,一旦天下有变,这些潜在的力量立即起兵反隋。 还有黄河中下游地区,即今河南、山东一带地主起兵的数量也很多。中原矛盾素来复杂,妄起风波,旧号难治(三国时期,曹操为稳定河北曾经建都于邺)。隋征吐谷浑后,国家马驴者十有八九,后征高丽,隋炀帝诏征马匹十余万,主要出自中原,中原富人因此破家者十家而九。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如此激化,隋政权的根基已经摇摇欲坠。 于是,统治阶级内部的三股势力,以李渊、杨玄感为代表的隋朝高官显贵,以萧铣、沈法兴为代表的南朝残余势力,以梁师都、刘武周为代表的地方大族豪强群起反隋,锋镝鼎沸,星离棋布。史家有论,称割据叛乱为"土崩",农民起义为"瓦解",隋政权不仅失去了天下民心,而且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地主阶级的支持,顷刻间土崩瓦解,也就不足为奇了。 由此可见,隋炀帝实施苛暴的徭役、兵役,毫无限制地压迫劳动人民,甚至贵族地主,引起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和地主反抗,固然是隋政权灭亡的直接原因。但是,隋朝是在中国经历长期分裂之后建立的统一王朝,其情况颇似秦朝,外表强盛至极,在大一统的表面下却涌动着各种割据势力的暗流,统治阶级内部埋藏着深刻的不安定因素,统治基础很不稳固,这种隋政权本身固有的缺陷,才是隋朝在强盛之际,转而迅速灭亡的根本原因。 (3)材料中的“禹”是指大禹!贡献 大禹是古代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伟人。他治水是与治国养民结合进行的。在治水害的同时,还指导人们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大兴水上运输,重建家园。每治理一个地方,都主动团结氏族部落酋长,完善政权建设,使百姓 安居乐业。史书记载,洪水退去后,一块块平原露出水面,他带领人们在田间修起条条沟渠,引水灌溉,种植粟、黍、豆、麻等农作物,还让人们在地势低洼的地方种植水稻。不仅治理水患获得巨大的成功,而且农业生产也取得了进步。孔子曾颂扬禹治水的功德说:我简直找不到他的一点缺点,他的宫室简陋却没有想到改善,而是尽全力平治水土,开沟洫,发展农耕,鼓励人民从事劳动。(参《论语泰伯篇》) 大禹治水成功,使他建立了极高的威望。舜召集各氏族部落酋长开庆功大会,赐给他用美玉琢磨而成的玄圭,以示其丰功伟绩。当舜年老时,众人一致推举禹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禹接位后,中原各部落逐步形成以夏族为中心的领导集团。禹在这个集团中的地位已初具王权性质。他让治水时专司刑罚的皋陶制定了一些规定,各氏族部落如有不听号令者,就要以刑罚来惩办。禹还有组织的对不听教化多次叛乱的苗族进行征伐,打败了苗军,打了三苗酋长,势力范围达到江淮流域。之后,“四方归之,辟土以王”(太平御览卷823引《随巢子》)。舜后,禹守孝三年,仍按传统的禅让制把帝位让给舜的儿子商均。但“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史记夏本纪》)禹于是再即天子位 (4)同意,京杭大运河作为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历史上曾起过“半天下之财赋,悉由此路而进”的巨大作用。运河的通航,促进了沿岸城市的迅速发展。 但是加快了隋朝灭亡的速度,因为他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5)京杭大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的兴起均起了巨大作用。 京杭大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它和万里长城并称为我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闻名于全世界。 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大运河肇始于春秋时期,形成于隋代,发展于唐宋,最终在元代成为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纵贯南北的水上交通要道。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大运河为我国经济发展、国家统一、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至今仍在发挥着巨大作用。京杭大运河显示了我国古代水利航运工程技术领先于世界的卓越成就,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孕育了一座座璀璨明珠般的名城古镇,积淀了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凝聚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多领域的庞大信息。大运河与长城同是中华民族文化身份的象征。 ①第1期运河。 运河的萌芽时期。春秋吴王夫差十年(公元前486)在扬州开凿邗沟,以通江淮。至战国时代又先后开凿了大沟(从今河南省原阳县北引黄河南下,注入今郑州市以东的圃田泽)和鸿沟,从而把江、淮、河、济四水沟通起来。 ②第2期运河。 主要指隋代的运河系统。以东都洛阳为中心,于大业元年(605)开凿通济渠,直接沟通黄河与淮河的交通。并改造邗沟和江南运河。三年又开凿永济渠,北通涿郡。连同公元584年开凿的广通渠,形成多枝形运河系统。 到隋炀帝时,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南粮北运,开凿京淮段至长江以南的运河,全长2700多公里。到元朝时,元定都大都(今北京),必须开凿运河把粮食从南方运到北方。为此先后开凿了三段河道,把原来以洛阳为中心的隋代横向运河,修筑成以大都为中心,南下直达杭州的纵向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按地理位置分为七段:北京到通州区称通惠河,自昌平县白浮村神山泉经瓮山泊(今昆明湖)至积水潭、中南海,自文明门(今崇文门)外向东,在今天的朝阳区杨闸村向东南折,至通州高丽庄(今张家湾村)入潞河(今北运河故道),长82公里;通州区到天津称北运河,长186公里;天津到临清称南运河,长400公里;临清到台儿庄称鲁运河,长约500公里;台儿庄到淮阴称中运河,长186公里;淮阴到瓜洲称里运河,长约180公里;镇江到杭州称江南运河,长约330公里。扬州是里运河的名邑,隋炀帝时在城内开凿运河,从此扬州便成为南北交通枢纽,藉漕运之利,富甲江南,为中国最繁荣的地区之一。 隋朝时分为四段: (1)永济渠 (2)通济渠 (3)邗沟 (4)江南河 ③第3期运河。 主要指元、明、清阶段。元代开凿的重点段一是山东境内泗水至卫河段,一是大都至通州段。至元(元世祖忽必烈年号)十八年(公元1281年)开济州河,从任城(济宁市)至须城(东平县)安山,长75公里;至元二十六年(1289)开会通河,从安山西南开渠,由寿张西北至临清,长125公里;至元二十九年(1292)开通惠河,引京西昌平诸水入大都城,东出至通州入白河,长25公里;至元三十年(1293)元代大运河全线通航,漕船可由杭州直达大都,成为今京杭运河的前身。 元朝时全程可分为七段: (1)通惠河;(2)北运河;(3)南运河;(4)鲁运河;(5)中运河;(6)里运河;(7)江南运河。 明、清两代维持元运河的基础,明时重新疏浚元末已淤废的山东境内河段,从明中叶到清前期,在山东微山湖的夏镇(今微山县)至清江浦(今淮阴)间,进行了黄运分离的开泇口运河、通济新河、中河等运河工程,并在江淮之间开挖月河,进行了湖漕分离的工程。 京杭大运河作为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历史上曾起过巨大作用。运河的通航,促进了沿岸城市的迅速发展。 目前,京杭运河的通航里程为1442千米,其中全年通航里程为877千米,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南的山东、江苏和浙江三省。 杭州大运河同上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到杭州,流经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和浙江六省市,全长一千七百六十四公里,比苏伊士运河长十倍,比巴拿马运河长二十倍,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开凿的运河. 终点,入钱塘江。 京杭大运河流经北京市通州区,天津市武清区,河北省沧州市、衡水市、邢台市,山东省德州市、泰安市、聊城市、济宁市、枣庄市,江苏省徐州市、宿迁市、淮安市、扬州市、镇江市、常州市、无锡市、苏州市,浙江省嘉兴市、杭州市18个市区。 通州古诗云:一支塔影认通州。燃灯塔矗立在大运河的北端,是京门通州的标志性建筑。天津北运河和南运河在天津会师,又在这里被海河一齐送入渤海。据记载,漕运发达时期,从天津到通州的北运河上每年要承载2万艘运粮的漕船,官兵12万人次,连同商船共3万艘。水道的开通使小小的直沽寨很快发展成了远近闻名的“天津卫”。 镇江、扬州长江和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聊城湖、河水面积占城区的1/3,被称为“中国北方威尼斯”,在北方城市里非常少见,这其中就有京杭大运河的功劳。 苏州 “苏湖熟,天下足”。运河的开通,使苏州水多粮丰。目前京杭大运河苏杭段有客运航线往返。 淮安大运河的入淮口,运河东岸古镇码头下便是《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的故居。

唐代中州交通运输介绍

9.晚唐诗人皮日休存《汴河怀古》中写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般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诗句中的“此河”指的是(D.大运河)

A.黄河 B.长江 C.淮河 D.大运河

解析;单田芳老先生的讲的评书《隋唐演义》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书中的杨广是个臭名昭著的人物,现在与其说他已随历史的滚滚洪流而去,还不如说他是被后人的唾液给淹没了。无论说他荒*无道也好,还是说他弑君篡位也罢,可督建的大运河仍为我们发挥着它巨大的作用。在这件事情上,杨广是功不可没的。

后唐诗人皮日休对大运河的开凿曾留诗评:“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欲论功不谓多”。隋的灭亡虽然与这条河有一定关系,但是隋炀帝的功劳犹如大禹治水,尽管两者不能相提并论,但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他。

隋炀帝杨广是隋文帝杨坚的第二个儿子。小名阿麽,又名杨英。他聪明好学,做事机灵,很会看父皇和皇后的眼色行事。所以开皇元年(585年)只有十三岁的他就被封为晋王,而且做了并州那个地方的总管。

他继位以后,开始着手修建运河。大运河北起北京,南到杭州,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二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运河水面宽30—70米,长约270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当然,杨广开凿大运河,其中一方面的原因是为了自己游玩享乐,过活他极其奢靡的君王生活;但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了他卓尔不凡的治国远见和突出政绩。

一、开凿运河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这起码对一些沿岸地区的农业有一定的好处。现在人需要灌溉可以利用机器打深水机井,相当方便。但在古代人们一要靠天吃饭,二靠自然的水资源。因此,运河为农业生产创下汗马功劳。

二、物流业的兴起。南北运输单凭人力、及车马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在当时来说发展水路,能很方便的把物资从江南运往北方,比如江南的粮食运到京城,北方的良马、草料运往南方,就大大的节省了时间和资源。

三、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仅隋炀帝在位的十四年中,于江都之地就巡游了三次,为此他还命人建造了龙舟,以及各种各样的船只数万艘。虽说修筑运河是为了自己游山玩水,但也方便了南北方人的出行、旅游,更好地撬动了沿河两岸的经济杠杆。对当今第三产业的发展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加强了对南方的军事与政治的统治。隋炀帝虽然残忍昏庸,但他不傻如果修通了运河,有了四通八达的水路,中央就可以全面掌控国家的军事及政治上的统治。

五、繁荣了经济、促进了南北的贸易往来。要想富,先修路,陆路和河路是一样的道理。商贾聚集,店铺林立,南北可以互通有无,这样可以促进社会的进步。

六、促进了南北文化的交流。实现了南方文化和北方文化的互补,及中国大地的文化繁荣。

修筑大运河在当时那个年代,动用几百万民工,如此规模巨大的工程对人民来说是一场灾难,许许多多的人都在了运河上,相当惨烈。但是,又有哪代帝王不耗费庞大的人力资源,去修江扩土呢?否则的话,哪来的古代流传至今的名胜古迹呢?有一处的江山秀丽,人们的脚下就踩着若干的白骨。因此,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杨广,起码开凿运河功在千秋。

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脂膏是此河。

中州地区水陆交通皆为发达,各州、县之间均有道路相通,以洛阳为中心,形成巨大的交通网,其中洛阳至开封线构成交通网的主轴,再由开封分出两条重要的道路:向东南是开封至泗州线,向东北是开封至登州线;洛阳至滑州、怀州、邓州、唐州、光州等线也是这个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先谈水路交通。唐代中州水路交通首数运河。隋代开凿的运河如通济渠、永济渠,唐代仍在使用

永济渠于今河南武陟县引沁水东北流,循淇水而北,至今河北静海县独流镇,折而西北行,再西北达于涿郡

隋通济渠发轫于洛阳,由洛阳西苑引谷、洛水入于黄河。入河之后,又由板渚分河东南行,入淮水。通济渠在唐代称为汴渠或汴河。唐代对汴渠做过六次疏竣和局部调整:第一次,唐太极元年,魏景清利用泗州盱眙县的一条直河,引淮水到黄土岗,以便直通扬州

第二次,唐开元二年,河南尹李杰调发汴、郑丁夫,疏浚久破失修的汴州东的梁公堰,省功速就,公私便之,刻石以记其功

第三次,唐开元十五年,梁公堰口在再次阻塞,玄宗命将作大将范安及发河南府怀、郑、汴、滑、卫三万人,疏决开旧河口,旬日而毕

第四次,安史之乱以后,汴渠疏浚中断了八年,粮船不能通行。唐肃宗命令转运使刘晏疏浚汴水,又恢复了运输能力。史载:舟行既通,商贾往来,百货杂集,航海梯山,圣神辉光,渐近贞观、永徽之盛

第五次,唐开元二十七年,采访使齐擀开广济新渠,上游利用雎水,下游从宋州以东,利用蕲水,经永城、埔城,于宿州虹县到淮阴县以北十八里清口入淮,而使通济渠漕运之道南移改流,通济渠亦由此而改为广济渠。后来因为上下游坡度过大,水流湍急,不久作废

第六次,开元二十七年,为避淮水波涛,免除漕船沉溺之忧,从虹县开渠,至淮阴北十八里才处,注入淮河,以挽回汴水下游之危,后因水流湍急,而被废弃

安史之乱后,汴渠漕路阻塞。周世宗显德五年三月,浚汴口,导河流达于淮,江淮舟楫始通。通鉴注云:此即唐时运路也。自江淮割据,运漕不通,水路湮塞。今复浚之。在唐前期,江淮漕路基本畅通。运河漕运,通济渠最为重要,每年保持400万石左右的漕粮运量,一般每年来往船只要在六七千艘之上,故有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腴是此河!之诗句描绘。唐代运河不仅供官家转运,也供商旅使用。唐李吉甫记载汴河说:扬、益湖南至交广、闽中等州,公家运漕,私行商旅,舳舻相继

唐时,曾开凿过湛渠,由汴州引汴河水入于白沟,直达居野泽,以通曹、兖的租赋。李濂汴京遗迹志云:唐武后时,引汴水入白沟,接注湛渠,以通曹、兖之赋,因其阔五丈,名五丈河,即白沟之下流也。唐末湮塞,周世宗显德四年,疏水入五丈河,自是齐鲁舟楫皆达于汴。唐穆宗长庆年间,为转粟馈军,又自兖开盲山故渠,这条线的航运范围进一步扩大。北宋,该线名为广济渠,是北宋的四大漕渠之一

唐代新开辟的水运线还有天宝元年,太守李齐物开三门以利漕运

唐代后期淮颍水运地位也在上升。淮水发源于桐柏山区,向东流入大海,是黄淮平原上的主要自然水线。南可通过邗沟和长江相连,北可通过支流连接中原和黄河,自古以来由淮入黄河水线很多,东沿汴水故道可北入黄河,是唐代东南漕运的大动脉。另外,沿汴水新线,取道涣水和蕲水亦可连接黄河。还有从涡水入淮口,沿涡水北行,经蒙城,涡阳、谯县,入蔡水,到开封连接黄河水线。另有从淮阴淮水上行入颍水北行,至项城入激水亦可通往洛阳。汴河故道和汴水新线是江淮漕运的主要水线。唐宪宗元和十一年,曾置淮、颍水运使,运扬子院大米,由淮入颍水沈丘界,经项城,入河,输于郾城,得米五十万石,茭五百万束,以馈讨淮西诸军,省汴运费七万余缗

陆路交通也很畅通。以洛阳为心,形成辐射各地的交通网

洛阳至长安驿道:据严耕望考证:由陕州向东,一条正东偏北略沿黄河南岸,经砥柱、横水驿、孟县,至巩县而东。另一条是自州城正东偏南行十里至安阳故城,又四十里至硖石县,向东二十里至石壕镇,又二十里至乾壕镇,又东入永宁县北境之崤坂。至此又分南北二道,北道东入渑池县境,经县治及新安县至洛阳。南道东南经永宁县治及福昌县、寿安县亦至洛阳。该道西向从陕州灵宝经湖城、阌乡、潼关、华阴、渭南、昭应可到达长安

唐代洛阳太原驿道:此道由洛阳东北行,至怀州,再北行至泽州,经潞州至太原府

由洛阳东南行至汝州,复西南行经南阳、鄞州亦至襄阳

从洛阳东行至汴州,复东南循运河行到宋州。沿汴泗会合运河线而行,可至楚州、扬州等地

由洛阳东南行经汝州、许州至陈州;由汴州去许州、去陈州亦通驿路。然后由陈州经颍州、寿州、庐州,渡江至来石等地

唐代中后期,豫西南交通地位逐渐提高。江南各地取道南阳经山南道抵达长安。京畿道内由长安东南行至蓝田的驿道,继续前进便是蓝田、武关驿道,古代把这条从京城至汉水江畔的襄阳、西北、东南走向的交通线路称为商山路。因为该道主要通过商山山区而得名。历来是关中地区通往荆、襄、宛、叶的军事要道。至唐为京师连接东南、西南广大地区的主要陆路交通干道,在全国的交通地位仅次于两京大驿道,实为当时全国的第二驿道。南北公私行旅多走此道,利其便捷。中唐以后,沿运河线去东南的水陆交通常为东方军阀困扰阻塞,此道显得更为重要了,堪称南北陆路交通的大动脉。该道修筑于唐初。廷使臣和一般公私行旅去江淮、黔中、岭南者多经此道。唐代的知识分子去京城谋取功名、游东南、西南江湖美景、适性谋食,多取此道捷径。据严耕望教授统计,如张九龄四度以上,六度以上,元稹可能七度以上。故称商山名利路,夜亦有行人。凡贬逐东南、西南边缘地区之臣,更以此道为惟一路途。唐德宗时更明令规定:从上都至汴州为大驿路,从上都至荆南为次路驿。并颁布该两驿道主驿官的优赏条例

商山路因为丛林茂密,常有虎患发生。太平广记卷432商山路载:旧商山路多有鸷兽害其行旅。适有骡群早行,天未平晓,群骡或惊骇,俄有一虎自丛薄中跃出,攫一夫而去。其同群者莫敢回顾,迨至食时,闻遭攫者却赶来相及

这条驿路从长安东南行,经蓝田关、商州、武关、商南至内乡。从内乡循湍水东南行经临湍县,至鄞州。由内乡东行至南阳与洛阳来西南道汇合,由此西南行亦至鄞州。鄞州南行经鄞城、临汉渡汉水到襄州治所襄阳

唐代至德以后,由于汴河漕运受阻,江汉及江淮漕路开通。内乡、淅川成为重要的漕运中转站。旧唐书卷190下文苑下·唐次传附唐扶传:五年,充山南道宣抚使,至邓州,奏:乡县行市、黄涧两场仓督邓琬等,先主掌湖南、江西运到糙米,至淅川县于荒野中囤贮陈朝云的唐代河南仓储体系与粮食运输记载,肃宗至德时期,唐转运线又有一次调整,转运仓的布局又有了新的变化。当时,先有安史之乱,后有卢龙镇朱滔、成德镇王武俊、魏博镇田悦、淄青镇李纳分别称王,淮西镇李希烈及朱分别称帝的四王二帝叛乱相继发生。叛乱者兴兵两河,阻绝漕路,严重干扰和破坏河、汴转运线,使朝廷财赋供应受到严重威胁。为确保东南贡赋的转输不致中断,朝廷另行开通江汉转运线,增置了几处转运仓场

江汉线主要有三个转运点:襄州、洋州、内乡,形成襄—洋和襄—内两条水陆转运支线,这两条支线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襄—内线的水陆转运站在邓州内乡县,即今河南省西峡县,是淅水运输的终点,从汉江转运来的漕粮在此处转陆运分赴长安。德宗时襄—内线仍在使用。建中四年正月,淮西李希烈因使其将封有麟据邓州,南路遂绝贡献,商旅不通。所谓南路即江汉路,是相对与北面的河汴路而言的,说明在此以前襄—内运输仍畅通。当年十一月,李希烈北上攻逼汴郑,江淮路绝,邓州复通。朝廷派侍御史万俟著开金商运路,又恢复了襄—内线,自此朝贡皆自宣、饶、荆、襄趣武关。贞元元年,襄州运到江西、湖南漕米十五万石。其中一部分在次年转运至内乡输场,因京师暂不支用,便就地造囤盛贮

唐代新开了不少陆路。新唐书·地理志商州条下记载:贞元七年,刺史李西华自蓝田至内乡,开新道七百余里,山取途,人不病涉。谓之偏路,行旅便之。河南道河南府郾师条下说:天宝七载,韦书济以北坡道迂,自县东山下开新道通孝义桥。废去北坡的义堂驿路。河南道虢州湖城条下指出:天宝八载,馆驿使、御史中丞宋浑开新路,自稠桑西由晋王斜

交通工具:唐代中州陆路交通运输工具为骡、驴及牛车,也有使用肩舆的。由于少马,用马作交通工具的不多见。旧唐书卷145吴少阳传:申、蔡地既少马,而广畜骡,乘之教战,谓之骡子军,尤称勇悍。驴为重要的交通工具,杜佑通典记当时交通运输之盛况时谓:东至汴宋,西至岐州,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每店皆有驴赁客乘,倏忽数十里,谓之驿驴,南诣京襄,北至太原、范阳,西至蜀川、凉府,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十里,不恃寸刃。也有用牛车为运输工具的。新唐书·高祖诸子传云:虢庄王凤之曾孙巨,为河南尹,征乘牛之出入市者,斥所得佐用度。也有使用肩舆的,如旧唐书·白居易传:致仕,与香山僧如满结香火社,每肩舆往来,白衣鸠杖,自称香山居士。交通运输工具还有辇,资治通鉴开元十三年条载:东封,发东都,有司辇载供具之物,数百里不绝。人之所乘,亦称步辇。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是否符合史实

此诗是唐朝诗人李敬方对大运河开凿的评价。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用短短的六年时间来完成如此巨大的工程,这对于隋王朝及其治下民众来说都是沉重的负担和苦难。大运河建成后,隋炀帝派遣官员去采办上好的木料,建造龙舟、凤船、赤舰、楼船等等。据史料记载,隋炀帝沿运河巡游,大大小小的船只多达五千余艘,船队连绵不绝长达一百多公里,船队从东都洛阳起航,历经50天船才发完;随行宫女三千多人,官员和卫兵不计其数,仅拉纤的民工就有八万多人。表达了诗人对大运河开凿一分为二的看法,既肯定了大运河的有利之处,也抨击了隋炀帝穷奢极欲、好大喜功。使百姓背上了沉重的负担。

汴河怀古 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教多。

[解说]:《汴河曲》第一句就是景物描写,曾经是隋朝宫殿的地方,现已经长满杨柳,着重表现的是昔盛今衰之情。《汴河怀古》以议论起笔,从通常所说“隋亡为此河”说开,认为隋炀帝南巡,仅就开通大运河而言,他的功劳不次于治水的大禹。

隋朝大运河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大运河不仅长度居世界第一,而且河道的水深和宽度及通航能力也是最大的。它的修建,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和我国古老的长城一样,大运河千百年来饮誉世界。

大运河开通以后,“商旅往返,船乘不绝”。唐朝文学家皮日休说: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皮子文薮·汴河铭》)他还在《汴河怀古》一诗里赞颂这条大运河说:“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大运河的开通,还促进了运河两岸城市的发展,江都、余杭、涿郡等城市很快繁荣起来。另外,大运河的开通,对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也起了促进作用。

隋末隋炀帝统治期间,劳役不息,天下于役,导致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隋朝也随之很快灭亡。但是,历史上有很多类似隋朝的大一统王朝,如汉、唐、宋等,在王朝末期也经历了隋末的残酷腐朽统治,但是大都能够依靠惯性苟延残喘很长时间。隋朝一度海内一统,繁荣昌盛,却"其兴也忽焉,其亡也忽焉",原因何在?

回顾历史,隋末,天下地主武装纷纷起兵造反,而以李唐政权为根据地的关中地区最多,关中地区集中了大量的地主阶级上层人物,在地方上势力强大,在社会上声望卓著,在政治上能量很强。李渊在《授三秦豪杰等官教》一文写到,"义旗济河,关中响应,辕门辐凑,赴者如归。五陵豪杰,三辅冠盖,公卿将相之绪馀,侠少良家之子弟,从吾投刺,咸畏后时,扼腕连镳,争求立效"。说明了关中豪强的数量、质量很高,势力强大,在受到朝廷的压迫后,反心尤盛。所以,在统治集团变乱时期,这些豪强,借机起事,纷纷而起。

再看江淮到岭南地区,这些地方原来都是南朝的统治地区,有众多支持南朝的豪强地主,隋朝建立之后,它们大都成为隋朝的异己力量。所以,后来在南方地区爆发了大规模武装反抗隋朝的叛乱,其时,陈之故境,大抵皆反。隋文帝虽然平定了这次大,但是采取的是镇压和妥协结合的方式,很多叛乱头领后来成为了州郡的刺史、县令,所以这股强大的势力并没有被根除,一旦天下有变,这些潜在的力量立即起兵反隋。

还有黄河中下游地区,即今河南、山东一带地主起兵的数量也很多。中原矛盾素来复杂,妄起风波,旧号难治(三国时期,曹操为稳定河北曾经建都于邺)。隋征吐谷浑后,国家马驴者十有八九,后征高丽,隋炀帝诏征马匹十余万,主要出自中原,中原富人因此破家者十家而九。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如此激化,隋政权的根基已经摇摇欲坠。

于是,统治阶级内部的三股势力,以李渊、杨玄感为代表的隋朝高官显贵,以萧铣、沈法兴为代表的南朝残余势力,以梁师都、刘武周为代表的地方大族豪强群起反隋,锋镝鼎沸,星离棋布。史家有论,称割据叛乱为"土崩",农民起义为"瓦解",隋政权不仅失去了天下民心,而且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地主阶级的支持,顷刻间土崩瓦解,也就不足为奇了。

由此可见,隋炀帝实施苛暴的徭役、兵役,毫无限制地压迫劳动人民,甚至贵族地主,引起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和地主反抗,固然是隋政权灭亡的直接原因。但是,隋朝是在中国经历长期分裂之后建立的统一王朝,其情况颇似秦朝,外表强盛至极,在大一统的表面下却涌动着各种割据势力的暗流,统治阶级内部埋藏着深刻的不安定因素,统治基础很不稳固,这种隋政权本身固有的缺陷,才是隋朝在强盛之际,转而迅速灭亡的根本原因。

隋炀帝和大运河

隋炀帝杨广的名字,一直与中国古运河紧紧相连,永远无法分开。大业元年(605年),亦即隋文帝开山阳渎后的18年,隋炀帝在开通济渠的同时, “又发淮南民十余万开邗沟,自山阳至扬子入江。渠广四十步,渠旁皆筑御道,树以柳”。这是在邗沟旧有基础上的一次大规模的整修扩大,形成了后代运河的规模。

我们不禁想问,隋炀帝为何要开凿这一条贯穿大江南北的交通大动脉?扬州文史专家顾一平先生研究认为,隋朝结束了400年左右的分裂割据局面,既为古运河的开凿提供了客观条件,也是开凿古运河的客观需要,以此来加强、改善全国的建设、交通运输。统治者隋炀帝出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目的开凿运河是必然的,至于因其向往江南、向往扬州而开运河一说,只是诸多原因之一。

隋炀帝所开运河以东都以洛阳为中心,分为南北两个系统。南运河是洛阳东南方向的通济渠、邗沟、江南运河;北运河为永济渠。大运河设计的总方案是以黄河为基干,充分利用黄河南北自然地形的特点,使运河顺应地形由高往低缓缓流去。这种方案既利用了黄河南北水流的自然趋势,又沟通了不同水系之间的水路交通,使南北运河成为沟通富庶经济地区与国都的纽带。顾一平先生说,大运河凝聚着决策人隋炀帝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敢办前人不敢办的大事的自信和决心。同时,也凝聚着运河设计者和千百万挖河民工的智慧与血汗。

就沟通江淮的整个运河来说,文帝和炀帝基本上都是循邗沟故道。所以,当通济渠凿成时,邗沟也已修毕。当月,隋炀帝就乘坐龙舟,由新修好的运河浩浩荡荡巡行江都。“我梦江都好”,运河是炀帝的扬州好梦,最终也成为他的扬州噩梦。

有人说,在中国历史上很多皇帝都修过长城,秦始皇成为最杰出的代表;很多皇帝都挖过运河,隋炀帝成为最杰出的代表。然而,既修过长城,又开了运河的皇帝,只有隋炀帝一人。这涉及到对中国历史与中国帝王的评价,可谓意味深长。扬州城与大运河紧紧相连,与隋炀帝也不能分开。这个皇帝曾当过11年扬州总管,开通了大运河,三下江都,最终在了这里。

顾一平先生称,隋炀帝开凿运河的功过一直颇受争论。但是无论怎样,古运河惠泽后代的功绩是不争的事实。因此人们普遍认为,唐代诗人皮日休的《汴河怀古》对大运河的评价是客观公允的:“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自隋以后,每年数十、百万石的漕粮和江淮物资经过邗沟运达关中。邗沟成为一条重要经济与军事命脉。

隋亡的原因跟大运河关系不大.六次征讨高丽消耗的国力就比开凿运河大很多.

大运河连接了中国南北,作用巨大.如果没有它,明清两朝是否定都北京都不好说.直到今天,它在中国的航运网中,还在发挥作用.

隋亡的原因众多,<<隋书>>的评论还算中肯.

炀帝爰在弱龄,早有令闻,南平吴会,北却匈奴,昆弟之中,独著声绩。于是矫情饰貌,肆厥奸回,故得献后钟心,文皇革虑,天方肇乱,遂登储两,践峻极之崇基,承丕显之休命。地广三代,威振八纮,单于顿颡,越裳重译。赤仄之泉,流溢于都内,红腐之粟,委积于塞下。负其富强之资,思逞无厌之欲,狭殷周之制度,尚秦汉之规摹。恃才矜己,傲狠明德,内怀险躁,外示凝简,盛冠服以饰其奸,除谏官以掩其过。*荒无度,法令滋章,教绝四维,刑参五虐,锄诛骨肉,屠剿忠良,受赏者莫见其功,为戮者不知其罪。骄怒之兵屡动,土木之功不息。频出朔方,三驾辽左,旌旗万里,征税百端,猾吏侵渔,人不堪命。乃急令暴条以扰之,严刑峻法以临之,甲兵威武以董之,自是海内骚然,无聊生矣。俄而玄感肇黎阳之乱,匈奴有雁门之围,天子方弃中土,远之扬越。奸宄乘衅,强弱相陵,关梁闭而不通,皇舆往而不反。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流离道路,转沟壑,十八九焉。于是相聚萑蒲,?胃毛而起,大则跨州连郡,称帝称王,小则千百为群,攻城剽邑,流血成川泽,人如乱麻,炊者不及析骸,食者不遑易子。茫茫九土,并为麋鹿之场,忄弃忄弃黔黎,俱充蛇豕之饵。四方万里,简书相续,犹谓鼠窃狗盗,不足为虞,上下相蒙,莫肯念乱,振蜉蝣之羽,穷长夜之乐。土崩鱼烂,贯盈恶稔,普天之下,莫匪仇雠,左右之人,皆为敌国。终然不悟,同彼望夷,遂以万乘之尊,于一夫之手。亿兆靡感恩之士,九牧无勤王之师。子弟同就诛夷,骸骨弃而莫掩,社稷颠陨,本枝殄绝,自肇有书契以迄于兹,宇宙崩离,生灵涂炭,丧身灭国,未有若斯之甚也。《书》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传》曰:“吉凶由人,祆不妄作。”又曰:“兵犹火也,不戢将自焚。”观隋室之存亡,斯言信而有征矣!